秘方大全
脾胃强 好度夏
炎炎夏日,暑热难耐,人们常会觉得不思饮食、浑身倦怠。从夏季气候特点上来看,人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极易受到暑湿邪气的影响,从而导致食欲下降、倦怠乏力。所以夏天更应该重视调养脾胃,正所谓“脾胃强,好度夏”。
中医认为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。人出生以后,生命活动所需的很多营养物质有赖于后天脾胃的摄入。胃主受纳,脾主运化,食物进入胃以后,由胃进行磨化腐熟,然后由脾进行消化、吸收,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,并将精微物质输布全身,产生的糟粕由肠道排出。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认识到脾胃功能的重要性,在其《脾胃论》中指出:“内伤脾胃,百病由生。”若脾胃虚弱,运化失常,精微物质生化无源,则会出现神疲乏力、气短头晕等症状;若脾胃运化失司,体内的水液不能正常代谢,停聚而生湿、生痰,则会出现腹胀、腹泻、水肿、咳嗽等。
脾胃病为什么常常在夏季多发?是因为脾还有一个特性,就是喜燥恶湿,因此容易为暑湿所伤。脾胃病有虚、实之分,在临床常见的证型中,脾胃湿热证、寒湿困脾证为实证;脾气虚证、脾阳虚证、胃阴虚证为虚证。
常见脾胃病证型
脾胃湿热证:表现为脘腹胀闷、纳呆、恶心欲呕、口中黏腻、渴不多饮、便溏不爽、小便短黄、肢体困重,舌质红、苔黄腻,脉濡数或滑数。本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、喜食油腻辛辣食物、过度饮酒所致。
寒湿困脾证:表现为脘腹胀闷、口腻纳呆、泛恶欲呕、口淡不渴、腹痛便溏、头身困重,舌淡胖、舌苔白滑或白腻,脉濡缓或沉细。本证多因淋雨涉水,居住环境潮湿,气候阴雨;或由于过食生冷瓜果、喜食肥甘厚味所致。
脾气虚证:表现为食少纳呆、脘腹胀满、食后胀甚、饥时饱胀、大便溏稀、肢体困倦、神疲乏力、少气懒言、面色淡黄或萎黄,舌淡苔白,脉缓或弱。本证多因饮食不节、太过劳累,或忧思日久、素体虚弱、年老体衰、大病初愈、调养失慎等所致。
脾阳虚证:表现为食少、腹胀、腹痛绵绵、喜温喜按、畏寒怕冷、四肢不温、面白少华或虚浮、口淡不渴、大便稀溏,甚至完谷不化、小便短少,舌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。本证多因脾气虚进一步进展,或因过食生冷、过用苦寒药物,或肾阳不足,命门火衰,火不生土所致。
胃阴虚证:表现为胃脘嘈杂、饥不欲食、或痞胀不舒、隐隐灼痛、干呕、呃逆、口燥咽干、大便干结、小便短少、舌红少苔乏津、脉细数。本证多因热病后期,胃阴耗伤;或情志郁结,或吐泻太过,或过食辛辣、香燥之品,过用温热辛燥药物所致。
几种简单中医外治法
针对不同的症群,中医治疗的手段多采取辨证论治的原则,因时因人制宜,且用药灵活多变,在保养脾胃方面有着明显优势。下面介绍几种中医外治法。
拔罐疗法:脾胃湿热、寒湿困脾证可选用膀胱经走罐,脾俞、胃俞、中脘穴留罐。
艾灸治疗:隔姜灸中脘、足三里、神阙、关元、脾俞等穴,适用于脾气虚、脾阳虚人群;艾灸天枢、足三里、胃俞等穴,适用于寒湿困脾证人群。
穴位按压:点按中脘、足三里,手掌轻揉神阙,适用于各证型人群。
中药脐敷:①脾胃湿热证人群可用黄连、黄芩、大黄各等分,磨粉后用水调成糊状敷脐;②寒湿困脾、脾气虚、脾阳虚证人群可选用干姜、肉桂、豆蔻各等分,磨粉后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脐。
中药足浴:①脾胃湿热证人群可用黄连、藿香各20克,六一散(滑石、甘草)30克;②寒湿困脾证人群可选用:紫苏、陈皮各20克,藿香30克;③脾气虚、脾阳虚证人群可用白术、干姜、茯苓各20克;④胃阴虚证人群可选用北沙参、玉竹、麦冬各20克。
食疗法
①绿豆粥:绿豆性寒味甘,有清热解毒,降火消暑的功效,适合脾胃湿热证人群;②陈皮粥:陈皮性味苦辛,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的功效,适合寒湿困脾证人群;③益胃粥:取益胃汤之义,具有养阴益胃之功效,取沙参9克、麦冬15克、冰糖3克、细生地15克、玉竹5克,先煎出药汁,再加入大米煮成稀粥即成,适合胃阴虚证人群。(喻斌)
- 日常小偏方
- 肩周炎五偏方
- 客主人穴
- 正营穴
- 五个有效偏方治疗疖疮
- 攒竹穴
- 本秘方治肾炎蛋白尿一般15天可消失
- 治疗静脉曲张奇效小偏方
- 杏子为什么不能多吃 杏吃多的危害
- 龈交穴
- 红活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、副
- 老中医推荐两个治疗牙周炎偏方有奇
- 印堂穴
- 三个民间偏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奇
- 假蒟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、副作
- 民间治疗支气管扩张偏方大全
- 治慢性咽炎验案 半夏厚朴汤
- 治疗小肠火如此简单!
- 瓢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、副作
- 内蒙奶茶的营养成分 长期喝内蒙咸
- 全国名老中医治痹症经验
- 老中医分享治疗三叉神经痛特效偏方
- 一个小偏方根治腹胀脾胃虚弱
- 羊排需要煮多久 羊排煮多久可以熟
- 治疗咯血的中药偏方 一捻金散中药
- 治疗肺热喘嗽的偏方 肺热喘嗽的辨
- 治疗咳嗽的中药处方 本末丸中药方
- 慢性支气管炎怎么治疗-特效中药偏
- 治疗哮喘的中药偏方 哮喘的症状
- 慢性支气管炎怎么办-民间特效偏方
- 百日咳怎么办-特效食疗偏方治疗百
- 慢性支气管炎怎么办-祖传特效偏方
- 治疗喘急的偏方 气喘的原因
- 民间祛痘的5个小偏方 长痘痘期间注
- 治疗腹胀的中药偏方 荜茇粥中药方
- 湿疹怎么办-祖传特效偏方治疗湿疹
- 治疗汗斑的民间偏方 汗斑的症状
- 治疗乙肝的中药配方 乙肝解毒汤中
- 肠功能紊乱怎么治-祖传特效偏方治
- 治疗疮肿热痛的偏方 各种疮肿的治
- 治疗胃溃疡中药处方 胃溃疡注意事
- 湿疹怎么办-特效食疗偏方治疗湿疹
- 治急性胰腺炎的中药偏方 治急性胰
- 治疗肝硬化的民间食疗偏方 肝硬化
- 心脏病如何治-特效食疗偏方治疗心
- 治疗咽炎的4个偏方 咽炎的症状
- 治疗鼻炎的中药偏方 鼻炎丸中药方
- 耳湿疹怎么办-祖传特效偏方止治疗